残膜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,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质,不仅会抑zhi土壤微生物的生长、降低土壤肥力,还直接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
随着覆膜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,覆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。但大量残膜引发农田“白色污染”的问题也引发媒体高度关注。2013年5月曾对此进行过深度报道。在宁夏等地采访时发现,“白色污染”的情况仍未得到遏制,甚至直接影响了土地可持续耕作。
专家和基层人士认为,应尽快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,同步加大科研力度,以推进污染的治理速度。
“白色污染”危及农业生产
“每年基本是在‘白色垃圾’堆上种庄稼。”宁夏覆膜耕种的一些农民说,每年收获后大量农膜翻捡不净残留地里,有的被随意丢弃堵塞沟渠、影响排灌,有的被就地焚烧,污染空气;一些破碎残膜还经常被混入秸秆、牧草里,毒死误食的牛羊……
据了解,覆膜栽培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入我国,由于覆膜可以控温保墒,农田地膜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得以大规模应用,为干旱地区带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,成为我国旱作农业的一项核心技术。
在宁夏中南部山区,推广这一技术带来的增产变化尤为突出。由于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,蒸发量却达2000毫米,宁夏中南部山区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经常让当地农民颗粒无收。从上世纪90年代起,宁夏开始使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保墒抗旱,2008年大面积推广后让原本贫瘠的土地不断增产。
“覆膜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,每亩收成能翻一倍,覆膜种植面积也就迅速扩大。”自治区农牧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王林说,由于农民增收显著,2008年至2012年,宁夏大力推广以秋季覆膜、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为主的覆膜种植,面积共计630万亩。
然而,多年来农膜残留带来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,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不治理农业生产就无法正常继续的后果。
目前,每年推广覆膜面积约300万亩,由此每年产生的废旧地膜达2万余吨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王利说,现在残膜回收主要依靠人工捡拾,残膜在地里越积越多,仅彭阳县覆膜土地里残膜就约有4000吨,回收仅400多吨,回收率10%左右。
在甘肃、新疆等省区,“白色污染”也让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人员担忧。了解到,这些省区所有监测地块均残留不同程度的农膜。其中甘肃省每亩残留量多达14公斤。不少地方地膜被风化成指甲盖大小,根本无法捡拾清除。
更严重的是,残膜长期留存土壤中将直接造成耕地减产甚至绝收。相关农牧部门试验数据显示,短期来看,播在有残膜的土地上的种子烂种率、烂芽率等均较无残膜土地高5%左右,这些残膜分解时产生的毒性会致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,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。长期来看,残膜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,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质,不仅会抑zhi土壤微生物的生长、降低土壤肥力,还直接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。
残膜回收利用面临瓶颈
针对残膜污染现状,宁夏等省区已通过农民捡拾、机械回收残膜等方式进行治理,然而目前残膜回收面临着农民不积极、公司吃不饱、网点不完善等瓶颈制约。相比快速增长的覆膜面积,治理进度并不乐观。
采访中,发现,捡拾残膜的主体——农民,对残膜回收并不积极。固原市彭阳县红河乡徐塬村村民常富学说,“捡拾残膜一点都不划算。一人多捡三亩地的残膜,带泥、草每亩13公斤左右,每公斤八毛钱收购,只能挣30元,收入不到打工的一半。年轻力壮的都选择出去打工,剩下老人妇女冬闲时随便捡捡。”
人工捡拾“无人配合”,宁夏2011年开始引进机械技术选取试验田尝试机械捡拾,但推广仍需时日。固原市西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机工程师薛振彦说,机械化回收残膜效率高,但适应性仍不强。每台机械每小时捡拾3至5亩地,作业费一亩30元,比人力捡拾快一倍还节省开销,残膜捡拾率达70%。但残膜上混杂着草和泥土需要人工分解,效率又被拉低。而且,目前使用的机械是政府出资购买,而农户对残膜回收认识不足,后期购买、使用机械需要一个接受过程。
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,业界普遍预计,今年“一号文件”的主题是生态农业。在今年两会期间,“一号提案”是九三学社中央所提的“绿色农业”,其中提出加强对废旧农膜的收购力度,对农民购买可降解农膜实施补贴。政协提案的反馈和落实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。
在“一号文件”聚焦生态农业的大背景下,可降解农膜的补贴政策一旦落实,对该行业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,相关上市公司值得关注。